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企業

杜邦關閉深圳薄膜電池生產線

發布時間: 2014-04-29 16:43:13    來源: 一財網    作者: 王佑
字體:

[摘要]光伏行業的殘酷競爭,令大型跨國公司也敗下陣來。在中國市場,美國杜邦公司作為光伏組件的外資生產商選擇了退出。

  光伏行業的殘酷競爭,令大型跨國公司也敗下陣來。在中國市場,美國杜邦公司作為光伏組件的外資生產商選擇了退出。

  4月29日,杜邦太陽能有限公司(下稱“杜邦太陽能”)宣布,將于年底終止其光伏薄膜光伏電池組件(下稱“薄膜電池”)業務。這也意味著,其深圳的一個50兆瓦薄膜電池廠有可能很快停止運作。

  一開始就不賺錢

  薄膜電池的生產線位于“杜邦太陽能(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公司”),后者是杜邦的全資子公司,設立在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科技工業園。

  杜邦所從事的薄膜電池業務,曾經紅極一時,一度被認為是晶體硅電池(主流光伏技術)有力的競爭者。薄膜電池適用于商用建筑的屋頂、樓宇立面及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等。

  2009年11月17日,這家生產廠正式啟用:生產設施占地5萬多平方米,完整的生產線也被配置于此。

  在杜邦開啟了薄膜電池業務的時候,2010年,杜邦大中國區總裁蘇孝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陳,薄膜電池并不賺錢。當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年份,全球各大光伏企業都還未緩和過來,因此杜邦沒能在其中賺錢也實屬正常。當時蘇孝世就透露,杜邦對薄膜電池的投資很大,會繼續投資。

  也就是在2009年11月下旬,日系的眾多廠商依然是看好薄膜電池,而且將重點放于此。據國金證券當年的報告,以夏普公司為代表的日商們,豪賭薄膜電池,計劃在2012年擴到1.2G瓦。

  日本企業之所以選擇薄膜電池路線,最明確的想法就是避開與中國企業的競爭。如Showa Shell采用的就是自己所研發的工藝,從而生產CIS電池,這比主流的CIGS電池要少掉一個CdS的緩沖層,避免了重金屬鎘污染。富士電機則在柔性薄膜電池上獨樹一幟,也曾計劃在此領域大展身手。

  非晶硅光伏電池價格下跌不足

  上述日系公司的技術戰略,也可能使得杜邦堅定了在薄膜電池這一“小眾”技術路線上繼續走下去的信心。但讓杜邦最終敗走麥城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薄膜電池的價格下跌并不夠快。

  一位央企內部管理層對記者表示,薄膜也分好幾種:非晶硅、銅銦鎵硒、碲化鎘等。非晶硅就是杜邦公司選擇的路線。

  “非晶硅薄膜電池一度被熱炒的時候,晶體硅電池組件賣到了13~14元每瓦,而非晶硅薄膜電池則在8元~10元,看似還可以。不過,幾年后,現在的晶體硅電池組件價格都跌到了4元每瓦,而非晶硅的成本依然只降到了5元每瓦,明顯降幅是不夠的。另外,非晶硅電池的轉換效率就在8%左右,晶體硅都在17%了,誰又會光顧非晶硅呢?”他表示,當年漢能集團就是選擇的非晶硅電池技術,后來一看不對,才轉向投資“銅銦鎵硒”這條路。

  他也稱,銅銦鎵硒薄膜電池也有自己的瓶頸,“因為這種技術是四類元素組合而成的,每一種元素都是一層層的鍍在底板上,厚度也不過幾十納米罷了,這對元素之間的距離、膜的厚薄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量產存在困難。”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