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專家

歷久彌新:楊裕生院士談低速電動車

發布時間: 2014-08-14 14:49:32    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字體:

[摘要]日前,有媒體發布了楊裕生院士幾年前就低速電動車產業發展的一段談話實錄。其中,楊裕生院士對于我國低速電動車產業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

  現在有一些錯誤觀念:

  一是認為這種低速電動汽車技術含量低,與我們泱泱大國的形象不相稱。其實車的大小、貴賤跟技術水平的高低毫不相干,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與地區都制定了微型低速電動車的法規,符合其法規的中國產微型低速電動車在歐、美銷得很好,而且利潤不低。

  二是認為此車所用的鉛酸電池是有污染的,實際上鉛酸電池本身是沒有污染的,現在每一輛燃油汽車都有一塊鉛酸電池,乘車人不但沒有受到污染,而且離開了鉛酸電池燃油汽車就開不動,為什么鉛酸電池到了微型低速電動車這兒就變成污染的了?中國鉛酸電池產量和美國相當,但是在美國鉛酸電池已不屬于污染行業了,而為什么中國做不到那么好?關鍵在政府部門的政策完善,并加大對涉鉛企業的監管力度。

  三是籠統地說這種微型電動汽車產品不合格,產品是否合格首先要有一個法規標準,現在政府相關部門并沒有制定低速電動車的相關法規標準,那這種車何來的不合格之說呢?粗制濫造的車肯定有,應該照法規標準加以測評和處理,更不能因為一些小企業的不負責任而把這個行業整個地一棒子打翻。

  四是說這種車不安全,其實不是車不安全,而是交管部門的監管亟待加強;小城鎮有了微型低速電動車,就要及時健全交通法規、規定行駛道路,認真貫徹交通規則。如果不與時俱進做好這些工作,又讓沒有合格駕駛技能的人隨便駕車上路,導致“馬路殺手”的出現,倒過來全怪到微型低速電動車的身上,實在是不講道理!

  對于微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首先政府部門要管起來。工信部、發改委要制定微型低速電動車的標準;用標準來規范企業的準入。公安部、交通部的規章制度和監管力度跟上了,企業生產規范了,這種節能減排、價格實惠、出行方便的交通工具就能更好地發揮它利國利民的作用。

  交通管理部門要針對微型低速電動車制定法規,把駕駛培訓、交通規則、上牌照等問題明確起來,如可以規定微型低速電動車不允許上高速、駕駛速度不能超過50 km/h等。

  在我國,鉛酸電池現在屬于“限制發展”產品,原因是有人說它污染嚴重,認為鉛酸電池過于古老、技術落后,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對。燃料電池發明比鉛酸電池早20年,不是更古老嗎?為什么大力支持?國外鉛酸電池的新技術發展很快,美、歐政府的支持力度都很大,而在我國由于近年來政府對鉛酸電池研究投入不夠,技術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后了。這樣一個價廉、安全、電性能好的產品,應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中國的鉛酸電池要振興,一定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鉛酸電池生產全過程的環保問題,尤其是廢電池回收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一定要解決,現在國家已經核準了10家有回收資質的公司,后續還會有3家。同時要大力推廣回收率高、更加環保的濕法回收技術。另一方面就是要突破電池新技術,提高性能,讓它古老但不落后。我所以倡導舉行鉛酸電池新技術研討會,兩年一屆,主要為了交流新技術,推動鉛酸電池發展。

  要說鉛酸電池的新技術,鉛炭電池是一大進步。鉛炭電池就是在鉛酸電池的負極中加入高比表面積的活性炭,電池使用壽命可以延長幾倍,放電功率也顯著提高,我覺得這個技術應該在中國大力推廣。一年多來,我們靠實驗室的設備,用手工的制備方式已經提供了1噸活性炭,南都生產了約200噸鉛炭電池。由鉛炭電池構成的“風-光-儲”裝置,已在浙江、新疆建成十幾個儲能電站。雖然鉛炭電池的比能量沒有提高,但是它的循環壽命延長、功率提高、安全性高,在儲能電站示范運行中表現良好。鉛炭電池在天津港集裝箱起吊機中應用,將集裝箱下降時的制動能量回收存儲起來;在集裝箱起吊時,再將儲存的能量提供出去,達到提供尖峰功率和節能的目的,節電率高達40%~50%,并且減輕了對電網供電質量的沖擊。在所有的升降電梯中也可使用這種節能技術。

  最近它還有一個新的大用途:國家正在提倡燃油汽車加裝啟停功能,鉛炭電池比功率高,短時間的淺充淺放壽命長達18萬次,是最理想的電源。加裝了啟停功能的汽車又稱微混電動車,對城市的減排和治理霧霾有很大的作用。我國每年汽車產量達2000多萬輛,如果大規模推廣使用此技術,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僅這一項就需用特種超級活性炭5000噸,產值至少20億元。據說,政府打算為每臺安裝啟停功能的汽車補助3000元,這筆錢似乎多了一些。

  鉛炭電池技術要想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特種超級活性炭的工程化研究與開發,這是一個典型的“863”課題。但是申請“863”經費,項目必須先列入指南,而與鉛酸電池掛鉤的項目,從來沒有進入過“863”指南。再有,即使可以申請,例如1000萬,要你自籌配套經費至少1000萬,這對軍隊研究所而言,根本無從談起!

 ?。钤I?,江蘇省如皋人。195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