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資訊

電化學儲能技術面臨挑戰 電池技術有待提升

發布時間: 2014-11-23 10:35:46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張華民
字體:

[摘要]隨著可再生能源產業和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儲能技術和產業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各種新型電化學儲能電池技術的研究開發不斷取得進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液流電池、鋰硫電池及鋰空氣電池等,但其技術發展都面臨著一些現實挑戰。

 

  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不連續、不穩定、不可控的特性,大規模儲能系統可有效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調幅調頻、平滑輸出、跟蹤計劃發電,從而提高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高比能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長壽命、低成本的動力電池。隨著可再生能源產業和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儲能技術和產業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各種新型電化學儲能電池技術的研究開發不斷取得進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液流電池、鋰硫電池及鋰空氣電池等,但其技術發展都面臨著一些現實挑戰。

  液流電池儲能技術

  液流電池一般是通過液態活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來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相互轉化,從而實現電能存儲與釋放的電化學儲能裝置。因其功率和容量相互獨立、可以深度充放電、安全性好等突出優勢,已成為儲能領域的最佳選擇之一。

  液流電池自上世紀70年代被發明以來,歷經了從實驗室到企業、從樣機到標準產品、從示范應用到商用推廣、規模從小到大、功能從單一到綜合,實施的各類項目有百余項,累計裝機容量約達40兆瓦。

  全釩液流電池裝機容量達35兆瓦,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液流電池。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為技術支撐的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科儲能)與大連化學物理所合作,實現了全釩液流電池關鍵材料國產化和規?;a。其中電解液產品已大量出口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和英國。開發出的高選擇性、高耐久性、低成本的非氟離子傳導膜性能優于全氟磺酸離子交換膜,價格僅為其10%,真正突破了全釩液流電池“成本瓶頸”。通過結構優化和新材料應用,全釩液流電池電堆的額定工作電流密度已由原來的80mA/cm2提高到120mA/cm2而保持性能不變,電堆成本大幅下降近30%,單體電堆規格達32千瓦,已向美國和德國出口。2013年5月,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大規模5兆瓦/10兆瓦時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在國電龍源臥牛石50兆瓦風電場成功并網運行。此后相繼實施的位于錦州的風電并網用3兆瓦/6兆瓦時儲能項目和國電和風2兆瓦/4兆瓦時儲能項目,也是我國探索儲能商業模式的重要案例。

  全釩液流電池領域另一領軍企業是日本住友電工。該公司于2010年重啟液流電池業務,將在2015年建成15兆瓦/60兆瓦時全釩液流電池電站,用于解決北海道局部區域大規模太陽能電站并網帶來的調峰和電能質量壓力,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是全釩液流電池領域又一里程碑。2014年,美國UniEnergy Technologies, LLC(UET)公司在美國能源部和華盛頓清潔基金的支持,建立了3兆瓦/10兆瓦時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該項目中UET公司將首次應用其混合酸型電解液技術,將能量密度提高約40%,并能拓寬全釩液流電池使用溫度窗口和電壓范圍,減少熱管理能耗。

  提高液流電池的能量效率和系統的可靠性、降低其成本是液流電池大規模普及應用的重要課題。開發高性能電池材料、優化電池結構設計、降低電池內阻是技術關鍵。最近,筆者的研究團隊通過電池材料創新和結構創新,使全釩液流電池單電池在80mA//cm2的工作電流密度下,充放電能量效率由幾年前的81%提高到93%,充分證明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鋰硫電池技術

  近年來,傳統的鋰離子電池技術不斷進步但是電池的比能量仍然不能滿足應用的要求,電池技術依舊是便攜式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為實現高比能量電池技術的創新性突破,科學工作者將突破方向選擇為能量密度更高的鋰硫電池和鋰空氣等金屬空氣電池,并取得了一定進展。一些新型電池技術已經看到了實際應用的曙光。

  鋰硫電池是以硫元素作為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電池,其理論比能量密度可達2600Wh/kg,實際能量密度可達450Wh/kg。同時單質硫價格低廉、產量豐富、環境友好,是目前最接近產業化的高比能電池技術。

  國際上,鋰硫電池的代表性研發廠商有美國的Sion Power、Polyplus、Moltech,英國Oxis及韓國三星等,其中以Sion Power 公司的結果最具代表性。2010年,Sion Power 公司將鋰硫電池應用在無人機上,白天靠太陽能電池充電,晚上放電提供動力,創造了無人機連續飛行14 天的紀錄,是鋰硫電池較為成功的應用實例。在國內,鋰硫電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國防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等科研單位,在近年內取得迅速發展。目前,國內所開發的鋰硫電池在能量密度上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450Wh/kg),但是正常充放電幾十次之后,能量密度就大幅度衰減,其循環壽命亟待提高。

  近年來,鋰硫電池是世界各國競相研發的尖端技術,其產業化前景被普遍看好。如何大幅提高該電池的充放電循環壽命、使用安全性,將成為鋰硫電池產業化發展的關鍵。

  金屬空氣電池技術

  筆者1988年在日本九州大學綜合理工學院獲得工學博士,準備回國工作,請教恩師今后如何選擇研究方向時,恩師回答我:“如果要做材料,建議你研究低維材料(納米超細粉、納米線及納米膜材料),如果要做電池,建議你關注金屬空氣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的關鍵和難點是空氣電極材料和結構,如果能解決空氣電極的問題,電池技術就會產生革命化的進步。”20多年過去了,金屬空氣電池特別是鋰—空氣電池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并取得許多重大進展。

  鋰—空氣電池以金屬鋰為負極,空氣中的氧為正極活性物質,通過鋰與氧之間的電化學反應,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相互轉化。該電池理論能量密度可達約3500 Wh/kg,為鋰離子電池的10倍,與汽油接近。著眼于鋰—空氣電池的潛在應用前景,世界各國紛紛開展相關研究工作。IBM公司一直致力于“電池500”項目,期望實現電動汽車一次充電續航500 英里的目標;而日本的旭化成等企業的加入將推動隔膜與電解液的研究。

  鋰—空氣電池并非全新概念,其最早由洛克希德公司研究人員于1976年提出。1996年,Abraham等人提出有機電解液體系,開創了鋰—空氣電池研究新局面。目前,鋰—空氣電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極,其直接決定了電池的各項性能指標。能量密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石墨烯類材料。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制備了一種具有氣泡式結構的分層石墨烯材料,實現了約15000 mAh/g的放電比容量,遠超現有鋰離子電池。

  然而,鋰—空氣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生成的含氧中間態產物會與碳材料、電解液等發生化學反應,導致大量副產物的生成(如碳酸鋰等),極大地影響了電池的循環過程,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Bruce等人將多孔金和碳化鈦用于正極,可有效抑制副反應,100次循環容量保持率大于95%。

  高能量密度是鋰—空氣電池的主要優勢,而循環穩定性是其技術發展的關鍵和面臨的難題。另一方面,金屬鋰的純化和鋰負極保護與充放電過程中的枝晶抑制,高活性正極催化組分以及選擇性透氧膜的開發,電池結構設計集成技術等均是其實用化過程需要有效解決的問題。

 ?。ㄗ髡呦抵袊茖W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