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修訂并公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此前,工信部已經發布3版關于光伏的準入文件,新版第一次將電氣配套設備納入其中?!兑幏丁访鞔_,含變壓器型的光伏逆變器中國加權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變壓器型的光伏逆變器中國加權效率不得低于98%(微型逆變器相關指標分別不低于94%和95%)。該標準嚴苛程度超出業界預期。
牽頭編制并網逆變器“中國效率”認證技術規范的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表示,業界已深刻認識到光伏發電系統效率的重要性,組件以外的配套發電設備將受到市場與政策的進一步關注。工信部將逆變器列入新版《規范》,就是政府主管部門越來越重視光伏發電系統效率、發電量和全產業鏈質量的體現。
為什么提出中國加權效率?
作為光伏電站的重要收益指標,發電量指標越來越受到重視。并網逆變器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對其效率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新版《規范》首次將光伏逆變器發電效率指標作為準入規范條件列入其中,并且明確采用加權效率作為認證技術規范。
陽光電源副總裁趙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我國一直以來使用“最大轉換效率”評價逆變器的發電效率,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實際工作時,逆變器不會一直工作在“最大轉換效率”負載點,其輸入電壓以及負載點會隨輻照度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最大轉換效率的逆變器現場發電量也未必為最大。
橫向比較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早在幾年前就針對本地區的氣候條件推出了歐洲效率和加州效率,即通過不同輸出功率條件下逆變器的發電效率配以不同加權系數來計算、評價真實使用環境下的逆變器發電效率。鑒衡中心光伏事業部工程師張光清表示:“中國氣候復雜,光伏應用市場巨大,中國應該有適合本地區條件的逆變器效率。”2014年,針對中國光伏發電建設及運行環境的特點提出的《光伏并網逆變器中國效率技術條件》規范備案完成。該規范在已有歐美逆變器效率評價方式思路基礎上,結合我國太陽能資源條件,建立了適合中國地區的逆變器效率評價方式。
“不同使用地的太陽能資源存在差異,故其在一定的輻照強度下的持續時間也會不同,反映到逆變器上表現為不同負載點駐留時間的不同,其相應負載條件下的能量占比亦不同。”無錫上能研發技術總監趙龍告訴記者,中國加權效率是綜合效率,表征更科學。此外,該技術條件已綜合考慮了中國氣候條件的綜合影響,準確反映光伏逆變器在實際運行中的發電量,更好地評估逆變器在中國使用的特性參數。
光伏企業怎樣達標?
據悉,之前提出的建議指標為:10千瓦以上含隔離變壓器的并網光伏逆變器中國效率不低于96%,不含隔離變壓器的并網光伏逆變器中國效率不低于97%;10千瓦及以下含隔離變壓器的并網光伏逆變器測得的中國效率不低于94%,不含隔離變壓器的并網光伏逆變器測得的中國效率不低于95%。此次規范的指標有意提高一些,是為了促進行業技術進步,使我國光伏逆變器產品的質量性能保持世界領先的優勢。
張光清說,光伏并網逆變器自身轉換效率是業主十分關心的硬性指標,即使是1%的差別,也會對電站收益帶來不小的影響。以一臺500千瓦光伏并網逆變器為例,其日平均輸出電能為400千瓦時,假 定逆變器轉換效率從96%提高到97%,按1.1元/千瓦時光伏上網電價計算收益,并以5年運營周期來計算,這1%的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收益已接近一臺500千瓦逆變器自身成本。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光伏企業普遍認為中國加權效率在新版 《規范》中首次提出,就規定了比較高的指標水平,意義重大。目前來看,已有部分企業的部分型號光伏逆變器通過中國效率第三方測試。
“通過材料提升和技術進步,達到新版《規范》的效率標準,應該難度不是很大。作為企業,我們反而希望逆變器及其他配套設備的指標更加完善和嚴苛。這樣有助于在招投標中,業主可以根據標準選取到質量和性能更優的設備,而不是企業之間打沒有底線的價格戰。”趙龍坦言。
據趙為介紹,在光伏電站系統中,逆變器成本占總系統成本不到5%,但卻是發電效率的決定者。目前整個光伏發電產品的成本下降已經到了瓶頸,通過提高逆變器發電效率,提升電站發電量,是實現度電成本進一步下降的有效手段。此外,系統優化設計和電站整體方案解決是比較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