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和綠色植物類似,吸收二氧化碳,植物釋放氧氣,電池釋放電能,甚至還有可能釋放出碳做燃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一樣的事情,不過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周震教授課題組在新型儲能體系——可充電鋰二氧化碳電池研究方面最新取得重要進展表明,這樣的“植物”電池未來有望成為現實,不管是能源利用還是環境保護領域,這一電池都為人類提供了極為美好的想象空間,因此南開大學這一最新研究進展被國際頂級期刊選為熱點論文。
南開大學博士生張彰說,通俗的理解,他們團隊研究發現用石墨烯做正極、鋰做負極的鋰二氧化碳電池在化學反應后,吸收了二氧化碳,放出了電能。這一結果目前在實驗室里得到了驗證并確認。同時他們進一步猜想,化學反應還有放出無定型碳,如果可以提取,將能直接作為燃料。目前,南開大學的實驗證明了“植物”電池理論上的存在,通過未來更多的研究,如果這一電池成功應用于現實,其續航能力將是當前一般鋰電池的5—10倍,當前手機、筆記本續航能力不足的問題有望得到極大改善。同時,目前困擾人類的由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氣溫變暖問題,也有望尋求到治理之道,如果將該電池應用到汽車上,未來人們開電動車不僅僅是低碳環保之舉,而是直接減碳。
張彰告訴記者,目前可充電鋰二氧化碳電池的研究剛剛起步,基本原理尚未完全清楚,而且動力學性能和充放電循環能力很差,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南開大學此次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化學學科三大傳統頂級期刊之一《應用化學(國際版)》,并被編輯選為熱點論文。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教育部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