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挚虐实业有限公司

資訊

能源互聯網帶來近萬億美元市場 誰能分享能源轉型紅利

發布時間: 2015-12-18 09:11:36    來源: 能源雜志
字體:

[摘要]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市場規模將有望超過9400億美元,約占當年GDP的7%。而其中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鏈增加值預計超過6000億美元。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市場,它的具體形態將融合在能源互聯網的新型產業生態中。

 

  入冬以來,中國不少地區遭遇了大范圍的霧霾天氣,而其罪魁禍首已被確認為不合理的能源消費結構。能源轉型迫在眉睫。隨著技術進步,新能源利用成本大大降低,新的能源供求周期已經悄然到來。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市場規模將有望超過9400億美元,約占當年GDP的7%。而其中可再生能源相關產業鏈增加值預計超過6000億美元。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巨大市場,它的具體形態將融合在能源互聯網的新型產業生態中。但是對傳統企業來說,這一能源轉型紅利卻并非唾手可得!

  能源互聯網重塑投資者觀念

  隨著新能源革命的加速推進,傳統能源企業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一是由于傳統資源價格下跌導致重資產企業的大型投資項目陸續擱淺。二是在互聯網時代,資本市場的新偏好正在從重資產的傳統能源企業向輕資產企業轉移。

  例如,多數投資者的行為更加專注于能源項目是否有利于可持續發展——他們不僅期望財務上的投資回報,也從社會責任和環境政策角度考慮投資價值。歐美金融市場上興起的“綠色基金”或者“綠色銀行”就是這樣的例子。再以我們所熟悉的Uber和GE為例,Uber尚未盈利、收入不足GE的1/358,但公司的估值卻已達到GE的1/4。

  可見創新的商業模式在資本市場可以呼風喚雨。鑒于整個能源結構的轉變、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生態的融合,未來投資者將越來越期待輕資產型企業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在新能源和能源服務領域開花結果。

  因此,能源互聯網首先給資本市場帶來新的預期。

  能源互聯網撬動中國能源轉型

  德國的能源轉型走到世界前列,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在能源行業中的應用。在傳統能源系統中,電力負荷低谷是在晚上。然而,德國的用電低谷卻發生在白天,這是因為德國在政策扶持下安裝了大量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太陽能發電被充分上網消納。很多家庭用戶實現產消一體化——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他們白天生產電,消納掉了部分用電負荷。

  對于艱難推進能源轉型的中國而言,德國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樣板。而能源互聯網則為轉型提供了完整的思路。

  第一,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通過電網或通過電動汽車,從上游的油氣和發電到終端消費者,把每個企業、每個商戶、每個居民用戶連接起來。

  第二,能源形式的“互換”。在以微網和冷熱電三聯供和各類儲能技術加速進步的情況下,不同形式的能源轉換將成為可能,使能源用戶的用能選擇更加多樣、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第三,能源技術數據和信息技術數據的“互用”。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之一是物聯網。我們熟知的智能電網、智能制造、機器和機器的對話都將針對能源企業和用戶的新需求而迭代更新。人工智能、生產自動化與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互相融合會為能源行業全面提升生產力。

  第四,整個網絡中能源分配方式的“互濟”。能源互聯網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幫助供需雙方實時互動,平衡能源生產和消費,跨越時間和空間地調劑有限資源。

  第五,能源生產消費和商業模式的“互利”。能源互聯網將產生顛覆式創新和全新的商業生態,但新進入企業和傳統企業之間并不是贏者通吃的零和游戲。作為彼此平等的能源產消共同體,各企業將運用互聯網資源、用戶資源和能源資源各自進行差異化定位、互利共贏。

  能源互聯網必定打破行業界限

  現在,領先的能源企業都想變成高科技企業,而領先的高科技企業也躍躍欲試,想變成能源服務企業!傳統能源行業包含電力、煤炭、石油、燃氣等,而能源互聯網打破了這些行業界限。

  傳統的能源行業和新興產業互相滲透,共同角逐能源服務市場。例如,超市會進入能源零售領域;電信供應商、家電家居制造商和零售商,也會利用智能家居的產品和服務進入能源服務領域;此外,高科技企業也在圍繞能源互聯網提供解決方案,甚至使電動汽車也成為移動儲能裝置。

  當下,越來越多的非傳統企業正在介入全球能源市場。同時,中國也在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并逐步放開零售市場。因此,未來用戶會對能源服務商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英國的比價網站,已成為提供各家供應商的電價與服務信息的平臺,幫助線上用戶選擇性價比最優的用電方案。每年有600萬英國用戶更換他們的電力供應商,其中57%是因為使用了比價網站。可見,互聯網平臺對未來能源市場的沖擊是真實的,不是紙上談兵。

  中國發展能源互聯網的四個階段

  中國在能源互聯網中獲得轉型紅利需要多久?在我看來,大概需要20年左右。這是因為集中式的能源供應商仍然主導資源配置。但變革已經起步,能源互聯網在中國形成規模市場并充分發揮效能,大約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第一,有容乃大。這也是我們當前所處的階段。新商業模式開始萌芽,但還沒有完全改變行業價值鏈和傳統盈利模式。我們認為,在這個階段,集成式能源服務提供商比較有優勢。例如一家美國傳統的能源企業開展試點:公司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并通過安裝太陽能板把建筑變成發電站,同時大量安裝儲能設施,把它的服務區域網格化,實時調度局部電能的供求平衡。

  第二,平臺論劍。下一步,有競爭力的企業會提供平臺類型的能源服務,用“比特”來管理“瓦特”,即用信息化手段來管理傳統電力企業。例如,電力零售市場放開以后,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電力供應商,但大部分人其實沒有時間去做專業的選擇。但是一家新西蘭公司Powershop專門為用戶提供定制的優化方案,并代表用戶與電力供應商進行談判與交易。最后,用戶得到的是最經濟的方案。

  還有一家美國公司,專門提供家庭太陽能設備租賃、安裝以及電力回購的服務。用戶每個月只需支付55美金租賃費,就能得到太陽能板和上門安裝服務,實現自發自用且余電上網銷售。55美金是什么概念?在美國,一個家庭使用傳統電力每月通常要花幾百美金,因此這種經營模式大受青睞。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家叫做Opower的公司,建立了實時的電力生產、傳輸、使用的數據平臺,并基于這些大數據提供實時分析。電力公司可以用它的平臺管理調度,用戶可以用它的平臺來管理家庭能效,第三方科技公司也可以用它的數據來開發新的商業模式,提供增值服務。

  這些都是平臺型創新企業的案例。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新興科技企業也在應運而生,在能源互聯網的生產、輸送、調配、銷售、消費乃至融資的整個價值鏈中錯位競爭。

  第三,無遠弗屆。在第二階段營造的能源用戶體驗基礎上,中國的家庭和工商業用戶擁有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將達到即插即用的水平。同時,基于平臺的能源交易量呈指數上升,積累蘊含的數據成為能源互聯網中各利益相關方的重要資產。這將使電力交易市場化達到新水平。這一趨勢的最終結果,是使能源產消合一者在能源互聯網的機制中既享受便捷安全的能源服務,又對國家綠色經濟的發展做出可觀的貢獻。

  第四,乾坤易位。在第三階段帶來的可再生能源邊際成本大幅降低基礎上,中國低碳能源結構也將逐漸形成,同時單位GDP能耗降至后工業化發達國家水平——這將基本實現“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愿景目標。能源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不過,這四個演進階段的發展情景,將取決于政策、技術和商業三個主要因素對能源互聯網的推進作用。中國能源市場改革政策的進展和預期如何?中國對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吸收與應用是否收到成效?跨界競爭在中國能源產業的擴散速度有多快?這些影響因素也會使四個階段發生部分重疊、跨越或停滯。

更多推薦

專家專欄

企業專題

熱門文章

展會沙龍

󰀗返回頂端